2007年3月3日

《獄門島》

        坦白說,這本書我原本沒打算寫前言的,因為還真是不知該寫什麼才好。
        只是都養成習慣了,就這麼突然不寫,又會覺得很不習慣(笑)。
        而為了這其實沒什麼存在意義的前言,我還是很無聊的去複習了先前《惡魔前來吹笛》的心得,然後就很確定我該寫什麼部分了。

        之前說過,我一直很喜歡金田一一,主要是因為他給我感覺很人性,很貼近一直感覺偵探太超現實的,像我這種的一般人。
        嗯,在截至目前為止我所遇到的偵探們,只要是古典推理一系的,都是很冷靜甚至是很冷漠的。
        冷靜當然很好,遭遇案件如果偵探無法冷靜,別說是破案了,就連期待著他破案的人們,也都會跟著心慌,那實在是太糟糕了。
        冷漠也不是什麼壞事,雖然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感性來判別,但案件的發生,有許多時候的確需要充分的理性。
        但是當理性過了頭,給人一種無情的錯覺時,這種偵探是讓人覺得很難以忍受的。
        當然,因為愛的時候,會覺得他那種把熱情完整包裹於內心的做法,讓人心疼,不過這還必須符合那個偵探正好很對你胃口的前提。
        給我這麼矛盾感覺的想法的偵探有一個,這是我如今還說不上來到底為什麼沒辦法非常喜歡他的原因。
        至於艾勒里,這就不是我能夠解釋的了!也許是因為他常常當好人吧!(→喂!)
        也許,這也是我喜歡耕助的原因之一喔!(→喂喂!!)

        話題扯遠了。
        我只是想說,從金田一一去反推得到耕助的個性,其實在當時給了我一種錯覺。
        也許祖孫倆是有某種程度的類同,當時,我是這樣想的。
        只是,在讀了第二本之後,我確信,之前認定的那極少的類同,其實只剩下一點點。
        就是我覺得「非常有人性」的部分。
        當然,我不是為了解釋這個,才花費如此篇幅講述了這麼一堆廢言,只是,我想從那個共通性,去解釋我何以覺得耕助是個很特別的偵探,以及我怎麼會覺得他很可愛。

        首先,耕助並不是一個整天不知道在幹嘛,遊手好閒的偵探。
        只不過他的求學過程中,有許多的不如意以及失望,甚至還墮落到去吸毒,所幸遇到貴人,才戒掉毒癮並且完成學業。
        之後受到這位恩人的資助,開了偵探事務所,然後在二次世界大戰入伍,在戰爭結束之後回國,繼續他的偵探生涯。
        我感受到的耕助,其實並不是個天才,只能說是推理天才吧,有些習性是讓人很無奈,卻也覺得很可愛的。
        這些部分,請容我於心得部分再行討論。

        那麼從頭開始,首先,這是獨步文化,橫溝正史先生所著的《獄門島》(日文書名亦同)。

        然後是劇情簡介。
        金田一耕助受已故戰友鬼頭千萬太之託,前往獄門島,試圖挽救千萬太的三個妹妹。
        封閉的島嶼,在感覺中,便是居民具有群體意識,有著許多外來者所無法理解傳統以及規範,讓其更加孤立、無助。
        而這座島,在傳聞中,居民皆是海盜以及流放罪犯的後代,因而更是如此。
        由於千萬太在重病垂死之際,根本來不及說清拜託耕助的內容,因此,耕助來到島上之後,便開始四處探察以便收集線索。
        然而,命案卻還是發生了,他一個也來不及救到,三姊妹各個死狀悽慘,且死亡地點、屍體佈置方式皆匪夷所思。
        金田一耕助能夠解決這重重謎團,以及解答其背後駭人的動機嗎?

        然後便是心得部分。
        其實,一看到書封上面寫著三姊妹會死,對於後面的故事心裡就有底了。
        而與其說是推理,倒不如說是橫溝先生把那氛圍處理的很明確,讓我一下子就猜出故事是怎麼回事,儘管那時候還沒有完全明白。
        我一直很喜歡本格推理,那種在封閉的村落的故事,儘管其殺人動機一向是讓人驚訝的可怕,並且結局總是悲傷。
        沒辦法,偵探被重重謎團困住,卻還是奮勇向前,與暗藏在背後的兇手鬥法,最後突破重圍,破解謎案,一向是吸引推理迷的一個點,起碼,古典推理一系確是如此。
        當然,這種故事看多了,有許多人會覺得太老套,兇手一下子就猜到了。
        但真的有這麼容易嗎?何況,就算猜到了兇手,犯案手法、動機還是最耐人尋味之處。
        這些,就是我感覺上,本格推理的趣味性。
        而且又似乎,只有本格派最常見到這種風格的犯案模式,儘管我接觸的本格派作品不多,也不敢如此妄下定論。

        這部作品當然是悲傷的。
        看到耕助在那邊對於無法達成戰友的託付而自責時,心底不禁也心疼起來,並且加深了我對他的喜愛。
        而更讓人悲傷的感覺沉重,是兇手的犯案動機,以及造成犯案的那些關鍵,其中最大的一個誤會。

        關於謎團,當然還是相當精采。
        雖然光想就覺得很累,但的確唯有這樣,才能達成這種樣子的犯罪呢!
        儘管看出兇手是誰,但我還是沒辦法推理出來。

        另外,還記得上次在寫《惡魔前來吹笛》的心得時,我曾提過,橫溝先生的作品之中,有些只有日本才有,或者該說是日本那個時代才有的特色,恐怕是對日本文化了解不深的讀者,所感到沒法理解以及接受的。
        但第二次碰到,在譯者細心的註釋下,也算是能夠適應了。
        也許,這也是橫溝先生作品的特色呢,起碼,我現在是這樣想的。
        雖然連線索都看不懂,實在有些苦惱啦!(苦笑)

        至於兇手給耕助的幾個提示,耕助在最初沒理解這點,不曉得橫溝先生的用意是什麼。
        無論是什麼,(就算是要讓兇手順利犯案一類奇怪的理由)我都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我說的,覺得金田一耕助算是比較接近一般人的偵探,並且只有在推理時,才具備天才般的能力。
        不過他的搔頭跟抖腳讓人很無言就是了!

        關於劇情的部分,正如先前所說,橫溝先生所塑造的那種符合島名的氛圍讓我很喜歡,唯一讓我感到不足之處,在於沒有把耕助的處境表達清楚,也就是說,我感覺不太出來耕助在這邊是個外來者,以及他所遭受的阻礙,儘管不能說全然沒有,但因為太過微弱,變得很沒有存在感覺。
        當然,像是島上的警察因為他的動作過大,把他關起來這點的確可以看出他的孤立,但關於島民的反應,倒是反常的讓人疑惑。
        甚至在之後,磯川警部到達時更加誇張,雖然作者有提到耕助在向島民蒐集線索時心底的顧慮,以及他的確使用非常巧妙的手法切入,但對於島民的稀少戒心,還是讓我有那麼點介意,這也可能是我要求太過了吧!
        除掉這個小瑕疵(算小了吧),我還是很喜歡作品的背景、設定,以及這個島給人的感覺。

        然後,要聊一下先前沒說完的,關於我喜歡金田一耕住這位偵探的原因。
        除了對於兇手那(算是)過剩的同情心,大概還是他的個性吧!
        由於偵探身分的敏感,在最初到島上時,耕助隱瞞了自己的身分,讓島上唯一的警察清水關了起來。後來因舊識磯川警部的出現,以及警部的說明,才化解了這場誤會。
        然後,因為耕助那句「要我說自己是名偵探,這種話我實在說不出口」,雖然說印象中會自稱是名偵探,並且確實是名偵探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不過耕助這句話還是讓我感到莫名的可愛,或許是他那時候的態度吧!
        (不過,說那一長串話,其實也是為了把他關起來,差點就要被磯川警部罵的清水解圍。)
        話說又說回來,單看外表,的確很難相信他是名偵探呢!(笑)

        最後,就是理所當然的(?)推薦啦!
        雖然我對於橫溝正史先生作品的了解也不深,但假如以上心得引起你的興趣,就去找來看看吧!
        嗯,歡迎陪我一起去追橫溝正史先生的作品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