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閱讀上一本既晴先生的作品《網路凶鄰》,已經過了五個月,說不上來為什麼,也許,我閱讀作品的順序原本就沒什麼特別的定律。
但誠如我曾不只一次提過的,就我那慢得誇張的閱讀速度,以及三心二意,要我在幾個月內讀完一位作家的全數作品還真是件難事,因此五個月,可能對某些人來講很長,對我而言卻僅是個「可以接受範圍內」的時間。
不為什麼,其實我也沒打算讓大家跟我一道研究為什麼。
相較於既晴先生的作品、創作態度這類,其實接觸更多的,反倒是他寫的導讀以及與推理文學、理論這類相關的評論,自從開始在網路搜找關於台灣推理界的點滴,在推理相關論壇留連,這些都是極易獲得的資訊。
更別提島田先生的每本作品,都有既晴先生在前方寫導讀了!
但這些,其實都跟既晴先生的創作無關。
之所以有上面這番看似無關聯的言語,主要是因為四篇推薦序中,讓我總算明白了既晴先生這一系列作品的真正目的何在。
雖然我曾在先前紀錄暫時心得時半開玩笑的唸了一下皇冠,但我這其實也是站在一個與台灣推理界不算熟稔的推理迷觀點在講,四篇推薦序還真的誇張了點。
但我覺得很多部分都是必要的,這也是我身為台灣推理支持者的矛盾之處。
回歸正題。
景翔先生對於既晴先生創作的企圖心作了非常讓我驚訝的解釋,這下我才明白,自己當初覺得《別進地下道》裡頭,半帶靈異、恐怖氣息的想法有多麼膚淺。
我並不覺得既晴先生從靈異驚悚下手是迫於台灣推理作家的悲哀以及無奈,雖然的確很無奈,書店喜愛亂歸類推理作品不提,市面上販售的台灣作家的小說,最暢銷的類別大抵就是言情以及驚悚,一直到這幾年風氣才慢慢改變,但也只能勉強算是起步罷了!
先別提得奬的那部《請把門鎖好》(因為未曾讀過,我實在很不喜歡「據說如何如何這種話出現在這邊」),從《別進地下道》、《網路凶鄰》一直到這本《超能殺人基因》,雖然還是看得見張鈞見的一些第六感、靈異感覺,但可以確定的是,從《網路凶鄰》起,所有超自然的現象(或者說,乍看之下像是超自然現象)都可以用科學方法解釋,並且也漸漸的,屬於推理作品的本質越形濃烈,身為一個推理迷,這是值得感動和喜悅的。
我不想去研究這本書的銷售量如何,拿台灣推理作家的作品去跟歐美日那些暢銷推理作家比太過殘酷,而且其實也沒有多大意義。
我唯一明白的是,閱讀這本書給我的樂趣以及滿足感,與我架上的其他許多作品是相等的。
結束了這番冗贅的言論,以下就煩請大家繼續耐心的讀下去了!
首先這是皇冠出版的,既晴先生的《超能殺人基因》。
劇情簡介如下。
主角偵探張鈞,見受王閔晟教授之妻許嫻然之委託,調查在六年前的九二一失蹤的王教授的生死,以及他當時的研究內容。
王教授是基因工程學的權威,許嫻然懷疑是因為其好友池知谷覬覦他的研究成果,引起殺機,因此許嫻然認為池知谷,極可能欲藉由這次在玄螢館(主要是紀念王教授的學術成就而興建)的開幕聚會,而進行私下交易,她希望張鈞見能夠在其間調查,並且取得王教授的研究。
然而,就在張鈞見偽裝成王教授學生前往玄螢館時,卻意外遇見同樣隱藏身份,前來調查的刑警呂益強,因而感覺事情更不單純。
原來,台北市警局在兩個月前收到一封匿名信,署名者自稱「死神的預言」,並且其中預告著玄螢館會發生謀殺案。
而緊接著,池知谷以及也知道王教授研究的二人的學弟,同時亦為玄螢館的設計師陳通申相繼遇害,且二人的死法相當詭譎。
在池教授遇害後,陳通申道出了當年王教授的研究,乃是一種名為「超能基因」的恐怖研究,而二人的死法,以及呂益強提及的預告信,也像是在證明兇手確實具備著超能力......。
最後是心得。
還是從劇情跟推理著手吧!
正如同先前說過的,整篇作品中完全擺脫先前恐怖懸疑的包袱(其實《網路凶鄰》就擺脫了,只是這部給我的感受更加強烈罷了!),雖然閱讀過程中我還是很不應該的一度懷疑會不會又冒出什麼超能力來(笑)。
唯一算是還跟靈異勾搭上的,大概就是張鈞見的額上的舊傷(《別進地下道》裡造成的)只要遇見有問題的事就會隱隱作痛,這邊雖然他說的很認真很恐怖,但因為讓我想到某件事(應該不用說明我想到什麼吧XD),結果都是邊思考(兇手是誰)邊大笑。
但第二件命案的放置屍體手法還真的妙的讓我大喊「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啊!」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真的一切都是可以用科學手法辦到的。
喔!當然,也許需要一個前提,就是這種工具(?)真的存在於世界上啦!
至於不存在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沒有人會這樣做吧!
另外,其中冒出來的手記也讓我不小心笑了。
不過那個線索未免太強,我承認我完全沒注意到。
至於張鈞見想到兇手的那個重大提示,為了他說的話我還特別往前去翻看每個重要片段,結果最後還是決定放棄,被既晴先生牽著鼻子走。
嗯,真的是很精采呢,包含兇手製造不在場證明(也算吧)的手法,以及那些詭計的運用。
真不愧是暴風雨山莊模式的佳作呢!
還有,我也很喜歡這篇作品的敘述方式。
先是從一九八○年敘述與事件關聯極大的往事,然後回歸現在。
張鈞見敘述的部分也是採用很巧妙的插敘手法,加速了劇情的緊張以及情節的緊湊程度。
還有我也覺得非得提及不可的。
從《魔法妄想症》、《別進地下道》、《網路凶鄰》到本書,我覺得既晴先生進步的不僅是文筆和劇情的鋪陳,還有關於蒐集資料然後彙整消化,放置在作品內的功力也進步神速,《魔法妄想症》中那種長篇大論(雖然跟偵探的演說癖也許有點關係XD),如今已經是非常巧妙的放置在該出現之處,看起來毫不顯得枯燥、乏味。
因而在我讀畢,除了感嘆於情節和詭計的精彩,對於上述部分更是佩服不已。
最後,當然是人物部分了。
這回林小鏡的出現實在讓人替張鈞見很心酸,不過他的桃花也真的太多,連呂益強都這麼說了(好吧!當他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不小心大笑了!雖然知道張鈞見真的很無奈)。
只是,這種情形應該算是爛桃花吧!雖然比好人好那麼一點點。
還有,這次鈞見跟如紋的互動也讓我頻頻發笑,其實感覺他們還蠻配的嘛!而且林小鏡都講得那麼白了,何況,最後又是那樣......。
然後,雖然張鈞見人很好又很有正義感也愛管閒事,辦案的風格,個性的天真(一直想像自己是亞森‧羅蘋夠天真了吧?)以及深情也讓我頗有好感,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呂益強刑警。
就像張鈞見說的,呂益強跟他遇到的大多數刑警不一樣,算是很有頭腦,不會死腦筋的那種類型。
而且雖然他老是看張鈞見很不順眼,在他破案的時候還是會協助讓他方便說明案情,推理錯的時候也是很有風度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廖叔,雖然這部他出現時間好短,但存在感對我來說還是很強烈呢!(XD)
嗯,最後就是,我不想說請支持台灣作家的作品這種莫名其妙的話,何況這對於台灣作家的作品來講,雖是保護也是某程度的歧視。
所以我還是那句老話,倘若以上我的感想,引發了你的閱讀慾望,麻煩別吝嗇,去書店坐一坐,甚至狠下心來帶回家看看,想必會能獲得與我同等的喜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