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31日

《幻想運河》

        這次先寫吧!因為擔心接下來寫得太順,會找不到地方插入。
        這部有栖川先生的作品,《幻想運河》,是由小知堂文化代理出版的。

        好,那就開始來寫吧!

        如同先前寫的,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我看過有栖川先生作品裡面,最驚愕、狂喜,卻也最不舒服的一本。
        而心情得以複雜至此,除了這是跳脫系列之外的單獨創作(也就是說,火村跟有栖兩個沒辦法出來耍寶(爆)),可能也跟有栖川先生在嚐試,以及想給我們看的那些有關吧!
        儘管,我還是沒辦法確定,我所讀到的,不曉得是不是他所希望的那個部分。

        很抱歉這回我還是不想寫劇情,因為,我很期待各位去感受那種浪漫、夢幻、自由的國度(我指的,與其說是書中的主要背景,阿姆斯特丹以及大阪,還不如說是,這本書裡面所塑造的一切真實以及虛幻的境域),假如我說出來了什麼,就算是開場,好像也會讓各位的那份喜悅(雖然可能同我一樣,必須帶著沉重)大打折扣。

        我曾經因為被社會派小說騙到(笑),而有一陣子失落的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碰日本的推理小說。
        會有這種感覺,應該是因為,太多本格派推理小說的作者,喜歡做一些讓讀者們雀躍卻又苦惱的嘗試,想著些讓人頭腦嚴重打結的麻煩謎團不提,還非常任性的(笑)東塞西塞一些讓讀者頭疼至極的資料。
        至於社會派,其實熟習了之後,相較之下反而相當好認(笑)

        但不管再怎麼亂來,我覺得作者們其實都還有一定程度的節制(要說是我這個瘋狂fans的縱容也可以啦!),起碼,拉得再怎麼遠,追根究底,還不是要解釋一段和謎底(或者起碼是兇手)有關的事,不管那種相關度再怎麼低。
        也就是說,不管作者們再怎麼想灌輸讀者,自己期望傳達的概念,也不會像冷硬派的作品那麼不懂得克制,塞了可能半本小說(汗),全都是可能偵探本人的獨特思維、體驗、感觸,那是作者期望傳達的,非常棒非常讓人讚嘆的東西,但卻絕對不是跟兇手有關係的。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對於擅長邏輯、詭計的作者,也許較為適合寫本格或是古典推理一線的作品;喜歡論理的、擅長用碎碎唸的態度來批判的作者,也許較為適合寫冷硬派、社會派的作品?

        不對,絕對不對。

        我是無法很明確的說出哪裡不對,或者該說,可能我能講的,並非最有力的反駁。
        但正如我說的,本格派的輕鬆處,在於其限制很窄,也許只要詭計,一點不太複雜的劇情,類同的橋段(例如搞笑、發表長篇演說(我沒說誰是誰喔,別對號入座XD)),便可以達成基本需求。
        但偶爾想換個口味,耍一點小任性,卻又保持不偏離主題太遠,就變得困難了許多,這時候,我就不得不佩服這些勇於嘗試的作者們了!

        至於冷硬派的輕鬆處,的確,只是碎碎唸,你寫個偵探的日記都行,但重點是,你要怎麼讓別人欣賞你的日記,要怎麼讓別人看你的作品,引發共鳴,並且不感到無聊、煩悶,甚至是莫名其妙?(而且,還要不忘記作為主軸的推理,否則,這本書可能寫到無法控制,變成沒意義的偵探個人秀)
這時候,我也不得不佩服,這些讓我雖然老嫌書一本比一本厚,卻又一本接著一本翻的作者們了!

        所以,根據那些刻板印象來批判兩邊,其實是完全的錯誤。
        這也是,我何以為這麼無可就藥的,念著自己無法任意拋棄哪邊。

        那麼,回歸原先的主題。
        之所以扯這麼遠,並非沒有原因。
        由於大家都知道我有先看導讀的習慣,所以,我也推薦大家看這本書前先看一下導讀。

        當初,在看到曲辰先生說,有栖川先生作的驚人嚐試(在開頭出現屍體之後,便有八十多頁完全沒有任何相關劇情),當場讓我看傻了眼,定神之後,也就馬上湧起趕快看完的渴望。
        但,我終究是沒辦法這麼快看完,這本書的氛圍雖然浪漫、夢幻,但又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沉重氣氛,越到後面真的越不舒服。

        至於這八十多頁裡頭的東西,再看完後面的部分,也並不覺得毫不相關就是了!
        但難處就在於,要怎麼在「讀者以為不相關」(注意,這些讀者,可能只是本格推理的死忠fans)裡面,設法吸引讀者,讓他們不會摔書或是拿去還?(這也是我在看導讀的時候,反應得以如此之大的原因)
        因此,除了我說的,在很狹窄的範圍中,設法不偏離謎底,卻又顧全上面我說的,這麼大膽的進行嚐試,為此,我又不得不說佩服以及驚嘆了!
        (雖然,中間講心理學那段我看得頭真的很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栖川先生安排屍體出現的時間點。
不曉得是不是有栖川先生的運作方式太美妙(原諒我真的想這麼說),讓我每次都被嚇到。
        與其是說被屍體的樣態嚇著,到不如說那個時間點出現屍體,讓人真的很不舒服(不是背脊發涼的那種,而是心好像要被沉入河裡,很沉很冷的那種)。
        為此,我又是邊叫著好棒,邊心情更加沉重了。

        就這麼一路走到後面,我必須說,有栖川先生真的沒有讓我失望,給我一個這麼適當、完美的結局,雖然心情是這麼難過,假如人不是在公共場合,那時腦子裡不是花費了一些空間在等人,搞不好我真的哭出來了也說不定。

        雖然是這麼叫人沒辦法放鬆的作品,但它的魅力,以及有栖川先生所塑造的整個形象、美感,卻確確實實的吸引了我。
        儘管,在其最末,我還是沒能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讀懂了謎底,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就好像被吸近那團迷霧裡,於似夢似醒之間,就這麼因為陶醉而迷失了。
        而,就是因為這麼一個結局,那幾句讓我錯愕的話(有一半是覺得昏了,看不懂),讓我之後非常勉強的,再往前翻幾回重看,因而再度難過,也再度心情更加複雜了!
        我想,這種複雜的心情,在看完一天多的現在,其實都還存在著吧!

        但,雖是一直抱持著不舒服的心緒,我還是要非常高昂(笑)的跟大家推薦這本書。
        歡迎喜歡本格推理的大家去找來看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