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段時間,不怎麼看日系的奇幻作品(有點不太確定,那到底算不算輕小說類),不過,畢竟當時《十二國記》還蠻有名的,多少有點印象。
但可以說是完全不相關的,在我偶然看見有人推薦小野不由美的作品時,並沒有跟《十二國記》連接在一起,就只是覺得「這個作者的名字,好像在哪邊看過」。
然後買下了《東京異聞》(東亰異聞),帶著許多驚喜的閱讀完畢。
其實有點不好形容讀完這本作品的感受(加上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深恐記憶有所出入造成不必要的誤導),卻深刻記得,那個構築於神怪世界的作品中,對於推理的部分、元素,卻毫不馬虎,稱之為推理作品,實在當之無愧。
曾經覺得,許多用靈異來混過的推理作品實在太亂來的我,也算是開了眼界。
至於這本《古屋的秘密》,雖然走少年推理路線,卻依然存在著這種風格。
詳細心得,就留待接下來再慢慢說明。
回到書本資訊介紹,這是由麥田出版,小野不由美的《古屋的秘密》(くらのかみ)。
沒記錯的話,這該是第三次讀迷思少年系列的作品了,實在很喜歡這種蘊涵了童稚天真的作品,很可愛很單純,但推理的部分也不會輕描淡寫的太過分,或許是 這樣,讓我極難得的只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就看完了(某方面來說,大概是我最近太懶散了!XD)。
可以的話,實在很想再去把此書系的其他幾部作品都找來看。
那麼,開始來劇情簡介。
為了繼承權的問題,所有的繼承人被找到了古老的宅邸來,然而怪事卻接連發生。
一群繼承人的孩子們,於是臨時組成了少年偵探團,為了保護彼此的父母,開始偵查行動......。
劇情簡介結束。
古老的宅邸、怪異的繼承規定、鬼魅傳說以及古老的詛咒,似乎是常見於日系本格推理中的重要元素。
而將少年偵探團的元素融合其間,過個暑假更是剛好。
至於所謂的「少年偵探」,或者更精確一點,由「孩子們」所扮演的偵探,到底是何種型態的偵探呢?
或許,就如同我,正在讀這篇的各位,即便心態上還帶著些孩子的成分,但已經不能再用上「孩子」稱呼,甚至已經距離所謂的「孩子」太過遙遠。
有著許多幻想,對於未來抱著無限憧憬以及想像,然後學習獲得或者失望,漸漸長大。
其實,就算還留著些可愛或者重新回想覺得好笑的記憶,對於所謂「孩子」的樣貌,卻也變得陌生,然而,對於那群單純孩子,聚集起來,說要為了保護彼此的父母,雖然也會害怕也會恐懼,卻又懷抱著一份對於父母最無瑕的愛,以及一些孩子獨有的旺盛好奇心,少年偵探團於是成型。
說到底,也不過就是暑假的一場遊戲,只是規模大了點,遊戲的內容也嚴重了點。
然後,融合了很容易相信神仙鬼怪(雖然也不能說人長大了就不相信,不過,除了有信仰的人,大部分「大人」也不見得會坦言自己相信這些存在吧!)這一特性, 讓推理遊戲變得更加活潑天真,更適合所謂的「孩子們」。
我很喜歡關於情感的處理部份。
倒不是說這部作品中,真的有什麼複雜的、精采的情感糾葛描述。(又話說回來,太多這種黑暗的東西,就不太適合孩子的世界了吧!)
雖未採第一人稱,但這部作品,卻大多以孩子的視角來描寫,就算有複雜的大人的問題,也儘量用孩子的方式來理解,這讓情感的部分變得單純許多。
孩子好像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就可以生氣,應該誰都有印象,小時候超喜歡把「我要跟你切八段」、「我要跟你絕交」這類話掛在嘴上,結果兩個都不說話,隔沒幾天就又開始有說有笑,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至於推理部分,我不知道這樣到底算不算很精采。
不過,由孩子組成的偵探團,如果這些孩子之中並沒有所謂的天才,其實太容易解決事件有點莫名其妙。
所以,我還蠻喜歡這部作品中,對於謎底揭曉的處理方式,雖然是真的有些犯規,可是,如果不這麼做,好像又會顯得這些孩子太聰明了點(笑)。
大致就是這樣了。
最末,還是不能免俗的說一句(雖然這句話我也好久沒說了,看這網誌都多久沒更新了(汗)),非常感謝各位閱讀這篇心得至此,假使各位與我一樣,也喜歡這類的作品,也不妨去找找。
1 則留言:
不知道該不該算是寫心得時候的碎碎唸。
可能也是最近想了很多關於成長以及成熟的事,所以這篇心得一直離題,真的很不好意思。
然後,這本書的原文書名讓我找得頭好痛(書上面倒不是沒有,可是全部都是羅馬拼音,幸好有萬能的維基&Google幫了個大忙(也得感謝原文版本的封面一模一樣,不然以我這爛到根本不能提的日文能力還怕我根本誤會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