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

《誘殺》

        這是由明日工作室所出版的,第五屆人狼城推理文學獎(自第六屆起,已更名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作品集。
        前言那些容我先略去,直接來說本書所收錄三篇作品的心得吧!


文善<瑪門>
        先來一段劇情簡述。
        故事從兩個少女打開房門,看見一個木盒中,染滿紅色顏料的薑餅人布娃娃的詭譎畫面開始。

        接著女主角盧學庭,遇上了因為有困擾而這兩天徘徊在她父親擔任主任牧師的教會的女學生蔡以真。
        從以真口中得知了,不久前她為讓罹癌的母親好起來,而與同學進行了「靈魂交換」的儀式。
        據說,施行這項魔法的同學,具備有女巫血統,當然在替以真進行此儀式前,也已經用自己的靈魂交換了某個願望。

        然而,就在替以真進行儀式的那天晚上之後,她們再也沒見過那位同學。
        然後接著,她們收到了綁匪寄來的勒索信。

        負責此案的多倫多警隊探員林爾孟,是學庭在教會學生團契的義務導師,也在學庭聽以真講述此事件不久,為了找以真出現在教會裡頭。
        接著,黃學庭以及林爾孟四處調查,但隨著得知的資訊逐漸增加,新的事件卻又接連發生,甚至連蔡以真都遭到襲擊......。

        以下是心得。
        在閱讀本文之前,我不曉得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得到的資訊,意外知道了本篇作品,帶有相當的基督教傳教色彩。
        也因為這樣,讓我在開始閱讀前,稍稍有點畏懼去閱讀這篇作品。
        不過,我的疑慮在剛開始不久前便獲得解除。
        平心而論,以一個擁有其他信仰的我的立場而言,本作中透過女主角的角度來講述基督教,確實有些傳教味道,但以男女主角的立場以及背景,我倒覺得這方面是頗自然的。
        傳教以及反覆講著教條等內容自是無可否認,但我並不覺得會嚴重強烈至難以消化的地步,也與劇情內容相當契合。
        而且,儘管有這些內容,卻並不模糊了推理小說以及案件的重點,換句話說,只要把這些當成主角們背景的一部分,或許根本就不值得太過介意(起碼我讀到後面就沒太掛懷了)。

        另外一方面,或許我是個膽小怕事,外加不喜歡與人爭吵的類型。
        所以看見作者這麼大膽的把自己的信仰融入作品,多少有那麼一點點欣羨吧!

        回到推理的重點。
        我很喜歡本作的氣氛處理方式。
        不論是楔子那裡,貌似薑餅人的布娃娃現身方式,或者是作品中不斷提及的女巫、邪教儀式等等,雖然因為明白這是推理作品,而有著「絕對會有合理解釋」的這個預設打了些折扣,但氣氛營造還是相當有味道。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自頭至尾,彷彿始終揮之不去,那包覆周圍的迷離灰暗(很難說清為什麼會給我這種感覺)。
        讓當時在外旅遊,深夜看著本作的我充分融入了那個詭譎的氛圍之中。

        至於結局,雖然是有推想出部分,但對於「真兇」(這樣講好像也不是很對,不過算了,說太明白可能會不小心捏到人)的真面目,以及動機等還是稍微吃驚了一下(雖然其實不算是太了不起的動機,但對應角色也不太牽強就是了)。
        我的推理能力果然還是太弱了!(還是說我真的會很不自覺變成了「純閱讀」,而非「邊推理邊閱讀」呢?(笑))

秀霖<第九種結局>
        還是從劇情簡介開始。

        張士源為北市偵辦網路案件的年輕刑警,由於擁有相當的電子背景,故被派往各大色情聊天室偵查網路援交。
        某次為了偵查網路援交,在某聊天室引誘一個援交女孩成功,但在賓館見面之後卻還是因為禁不起女孩的苦苦哀求而放過她。
        或許也是因為同情,士源甚至給了女孩四千元。
        不料,女孩卻在士源離去不久後,於賓館內上吊自殺。

        之後,根據通聯記錄以及現場指紋採證,讓士源擁有相當嫌疑,幸好在關鍵時間,他因為局裡寫「釣魚失敗」的記錄而有相當的不在場證明。
        而從通聯記錄,鎖定了兩個嫌疑人,一個是某明星大學心理所教授王憲宏,另一個是其研究生,據說和死者有男女朋友關係的岳紹平。
        然而岳紹平卻有充足的不在場證明,反觀王教授,由於案發當時獨自一人在研究室裡頭,所以不在場證明並不牢固。
        總之,為了想查明真相,讓死者能夠早日入土為安,士源於是決定展開私下調查。

        其實劇情簡介我原先是想寫多一點的,但總覺得我再寫下去搞不好會變得不可收拾地長,所以就這麼打住好了。
        講其他心得之前,我想講一下篇名。
        不提其他部分,單就篇名而言,我真的覺得這篇的篇名相當有吸引力。
        會一直很想知道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結局(笑)。

        主角被設定成雖有能力,以及滿腔熱血,但精神比較不穩定,個性暴躁,還曾經有毆打犯人的不良記錄。
        所以,遇上了這種事情,就算很快洗清嫌疑,但停職處分還是沒辦法解除。
        不過,以主角的個性,當然也不可能遵行上面的指示,於是,就變成了「擁有特別關係的」私下調查了。
        其實我還不討厭這種類型的偵探,雖然很難明白說得上為什麼。
        大概是因為熱血、富正義感,還有情緒不穩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吧!(最後一點莫名變成了重點,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來說推理部份。
        我好像是一下子就覺得某人有問題了,然後每次線索出來的時候也知道線索在那邊(不,基本上本作中還處理的蠻清楚的,沒有什麼誤導性的敘述),但就是一直想不起來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以至於到最後還差點被誤導了。
        (不過用猜的也不能夠算是推理就是了XD|||。)

        總之,我還蠻喜歡結局的處理方式。
        應該說以整個角色個性、劇情推演來說是非常合情合理,但還是帶有一點點驚喜的感覺吧!

寵物先生<犯罪紅線>
        原諒我這篇不能寫劇情簡介。
        不過為了避免我這樣寫,會讓大家搞不清楚以下心得,還是稍稍提一下故事類型以及簡單的前言好了。

        故事始於作家寵物先生拜訪一對夫妻,想要了解當年他們的認識經過。
        然後一個以第一人稱自述所寫成的綁架案(以綁架犯的觀點)便開始進行了。

        原本我真的以為,故事到了綁架犯伏法就結束了。
        還在想說,以綁架犯為第一人稱的記述是很精采,也很有趣,不過並沒我想像中的那麼好,結果沒想到......。
        (慘了我連心得都不知道該不該寫了!orz
        這篇要寫不放雷的心得推薦真的太整人了啊!|||)

        總之,真的是太精采的的一篇。
        我在最初還邊看邊想說到底問題在哪,結果到最後還真的又被騙了,而且完全沒感覺出來。
        結果這大概是本書裡頭我反覆翻閱最多次的一本吧!
        應該也是我看過綁架案為主題最棒的一本。
        (但綁架案作品閱讀經驗的我,說這句話可能沒什麼價值就是了!(笑))

        結局的意外性也很夠,應該說太夠了。
        (有什麼比最後讓讀者覺得自己被耍得很嚴重還意外的XDDD)

        結果,覺得很喜歡卻什麼都不能寫,這也太磨人了。
        但我想我也只能夠說這麼多了。


        這本合集的心得就到此為止了。
        各位有興趣的不妨可以去便利商店或者網路書店找找這本書。
        也請原諒我太久沒寫心得的反應遲鈍以及胡言亂語,並且感激願意讀完全篇的各位。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Blogger你真的很謎。
我在頂樓那邊打一堆<>都沒事,為什麼這裡不打全形就被當成html吃光光了orz

以下是後記(誤)
這就是我一直說在督促自己做的。
其實從讀完之後就開始慢慢的寫。
完全不趕不逼自己的狀態下,很慢很慢的寫出來。
過程中當然也很怕自己忘記所以一直翻閱需要確認的段落,但還是不敢強迫自己。

這也是我之所以敢開始看卜洛克先生的作品的理由之一。
(另外一個理由是《卜洛克的小說學堂》害的XD)

就算是幾乎確定了,我還是沒法保證推理小說週記是否可以照常營運下去。
不過我還是會努力的啦!
大概吧!(逃)
(↑不覺得需要快點努力的是啃完書這件事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