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7日

倦怠的意義

        標題其實取得有點詭異。
        寫這篇的目的,則是因為我之前在自己的日記網誌上提了一點關於這次封筆的理由,然後總覺得只在那邊交代是不夠的,索性就挪到這邊,寫個比較符合推理小說週記版本。
        並不是說要跟推理小說扯上關係什麼的,不過是希望不要讓不知情的人闖進來看的時候,有一種「這種東西跟推理小說有什麼關係啊!」的感覺,而選擇另寫一個版本,而非是將日記上的版本原封不動的複製貼上。

        說過這個地方有潔癖電波。
        其實感覺這位電波先生跟了我真的很久了。
        應該往前推算,早在我高一,開始在網路創作,便有跡可循。
        我的想法是「這是給人看的」、「這不在是種自我的單純娛樂」,因為多少有些「要對別人負責」的想法,所以才會越來越潔癖。
        這當然不意味著我的東西越寫越好,創作也是,心得推薦文也是。
        只不過,會在自己能力所及,盡最大的努力,哪怕是可能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結果只改掉一兩個字,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或者甚至沒改。
        (雖然也常發生那種,明明花了好幾個小時校稿,卻連很離譜的錯字都沒看見的狀況,不過這就是題外話了,請知情者無視這個專屬於眼睛構造特殊的作者的幹蠢事天才。)
        可能實際情況並非每次都這麼誇張,但這也是的確發生過的事。
        雖然不是拿來賣錢,但還是覺得「要對得起花時間來看我的文字的人」,所以變得斤斤計較,別說看到我這段文字的你,偶爾我都很受不了自己的這些奇怪堅持(對,通常堅持的點都非常怪,雖然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舉例才好)。

        回到標題,關於倦怠。
        這次的封筆,其實很不一樣。
        過往的封筆,幾乎都和考試有關。
        舉凡大考、升學考等等,主要就是封了推理小說,沒得看所以只好順道封筆。
        很少是因為還在看卻封了筆。

        我覺得倦怠是一個很微妙的辭彙。
        我甚至因此而思考起,自己對於一件事的喜愛,到底可以持續多久。
        之前寫著自製問卷的時候,我的答案當然是一輩子,直到翻不動,直到看不見。
        可是,當倦怠期降臨,當我發現,寫推理小說心得,竟然會不知不覺影響到自己對於閱讀推理作品的喜愛時,我真的沒來由覺得很恐懼。
        忽然之間,我以為當初的自己是太過天真,以致於傻傻的去肯定這個「一輩子」。

        別的不提,單就創作就好了。
        雖然我也沒辦法寫出最正確的時間點,先定在小六好了,截至目前為止也不過十幾年,就常常會有想要放棄的衝動,這種完全被我拿來舒壓、娛樂以及追求自我滿足的興趣,都會因為時空變遷而時常與倦怠或者低潮遭遇,何況是比它更早了三四年的推理閱讀。
        所以,我感到害怕。

        怕的,倒也不是這邊收起來會怎樣(因為這點害怕,想想也頗可笑)。
        怕的,是一直以閱讀推理為樂的自己,如果切割掉了推理,那會是什麼樣子。
        我根本沒辦法想像。

        或許就是太自然了吧!
        連我都忘了,自己到底是怎麼認識推理文學,怎麼闖入的。
        當然不會忘記讓我深陷、瘋狂戀上的作家以及作品,可是對於入門的那一本,卻毫無印象了。
        而不論去圖書館,或者去購書,我都毫不猶豫的朝著推理書櫃走,已經變得一件再自然不過,沒必要去意識的事情了。
        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是沒辦法任意分割,否則會非常疼痛的存在。

        或許這樣形容,有些過於矯情了吧!
        但除此之外,我還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辭彙。

        想必有不少人知道,我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人。
        或者該說,我是個看書挑食得很的人。
        雖然不是除了推理作品之外完全不讀,但可以讓我喜歡上的作品還真的是很少,能讓我那樣沉迷的,恐怕還是非推理文學莫屬。
        所以,我還是不得不用這樣看來誇大的辭彙,來形容推理對我的重要性。

        這份重要性,自然是在這段倦怠期讓我發覺的,或者該說,是猛然察覺它的程度之強烈。
        至於我是否還是一樣熱愛推理,其實在我剛宣告暫停寫心得後,就開始能夠感覺輕鬆的繼續閱讀這點看來,應該是不容置疑的吧!

        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連我都沒法斷言,等到我可以全然確認,自己可以動手寫下一部作品的心得推薦文的正確時間。
        不過,在此之前,我會與因為對於推理的熱愛,而來到這邊觀看的各位一同,專心當個讀者。
        然後,對自己的再度動筆,帶著滿滿的期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