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讀畢同系列前作《月光遊戲》(月光ゲーム)之後,我曾用過「浪漫」一詞來形容這本有栖川先生的出道作,當然也同時是偵探江神二郎初登場之作。
而不知道是為了配合作品風格,或者只是單純封面設計者的個人想法,該作也有一個相當不似推理作品的,甚至可以用「唯美」形容的書封。
延續前作,這本《孤島之謎》的封面仍然非常唯美,原諒我詞窮,我還是覺得真的沒法順利跟推理作品連結起來。
這並不是在批評封面設計,與前作相同,我仍想以「浪漫」來形容這部作品,並且仍然覺得書封把很多這本作品的元素,例如孤島、拼圖、摩埃木雕表達得很好,也相當符合本作的風格。
前言完畢。
依慣例還是來個書本資訊介紹,這本有栖川有栖先生的《孤島之謎》(孤島パズル),由小知堂文化代理出版。
劇情簡介如下。
為了尋寶以及渡假,英都大學推理研究社的社長江神二郎,以及兩名社員有栖川有栖與有馬麻里亞在暑假期間,一同前往南海上的嘉敷島。
然而,尋寶才剛開始,不幸的事件卻接連發生,而無線電遭破壞,前來接泊之船隻,亦要三天之後才能抵達。
又,在眾人不安等待的同時,恍如被惡意隔絕的孤島,慘劇卻又一再上演......。
首先我一定要先澄清一件事。
在先前《月光遊戲》中,我曾說過自己對於大學時候的有栖的期待。
可是在從友人那裡得來的資料才知道這根本是我個人的莫大誤會,實際上江神系列以及火村系列的兩個有栖川有栖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當然,得知這件事實,並不會消減任何我對於江神系列中的有栖川有栖的喜愛就是了!(爆)
然後,雖然不清楚待會心得是否會提及,但仍請容我稍微說明一下這部作品的時空背景。
此時有栖已經升上大二,而且原本只有男生的推理研究社,總算加入了一名女社員,就是跟有栖同系並且一樣是大二學生的有馬麻里亞。
因為寫心得所以我翻了一下先前讀《月光遊戲》的日期,然後很訝異的發現,竟然是2006年的12月。
怪不得我一直覺得只剩下模糊的記憶而已(實在不知道為什麼,不管當下是如何讚嘆、如何融入,現在我的忘性卻是越來越超乎想像的強勁)。
不過,因為這部作品幾乎沒有提及《月光遊戲》的內容,你甚至看不到有栖突然冒出「我仍然記得上次江神如何大顯神威」諸如此類的句子(這句話當然稍嫌誇大,我也不相信在那種狀態下有栖會說這種話),所以我原本的那種「還是照順序閱讀比較好」,以及「慘了,我已經把《月光遊戲》的內容忘光了!」的想法,在讀畢本作後,竟然感覺有點多餘。
(當然,我也沒有忘記,「把讀者視為初次閱讀本作」,這個在系列推理作尤其重要的原則,只是就是多少會有隱隱的憂慮,自己都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毛病(笑)。)
喔,然後,這句話當然也是寫給大家看的,如果有人沒有讀過《月光遊戲》,也可以不必太煩惱,因為這部作品並不需要你先讀過前作就可以看了。
先從整體來說這本作品的感想。
單就《月光遊戲》以及《孤島之謎》來看,江神系列實在給我一種青春校園推理劇的感覺,這不單是因為,主角們全部都是學生,更重要的是,這兩部作品中,可以見到很多只有寫校園推理才見得到的點。
例如說熱血的討論推理的場景(或者是無聊的遊戲XD)、青澀的愛戀、大家共同的聚會場所(或多或少,同學之間都有一兩個吧?)。
或許是因為才畢業幾年,而且當年學校當然也沒有推理社團,所以看到那些場景出現時,難免有些特別的感受,以及不禁在內心吶喊「對對對!如果有推研社想必就是這樣!」
還有,說到青春滋味,這點我也不得不稍微讚嘆一下這部作品一些情節的編排。
整部作品,不管是哪個部分,實在沒有絲毫是多餘的,就算當下看到感覺是屬於劇情的部分,卻也可以在事後發現,根本是為了讓角色們順利走到下個事件而設計的。
雖然我也是喜歡那種沒有任何目的,只是單純想帶給讀者們一點推理以外的「什麼」的作品,但既然都走校園推理劇風格了,那麼老練也就太刻意,也不像有栖了!
而且,描寫景色以及情緒的那些段落,又非常深得我心,要不是有栖有稍微講一下自己的科系,我真的都要忘記他是法學院的了!(但我竟然很深刻的記得江神是文學院,到底是為什麼?)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差不多看到一半就猜測到有栖川先生打算怎麼「處置」有栖,然後心底偷偷為他的「遭遇」默哀起來(爆)。)
至於推理部分。
首先從性質部分來看。
不只有看篇名就能猜測的「暴風雨山莊」,也有密室以及不在場證明詭計。
雖然很多部分幾乎都是可以預料的,但該有的趣味以及意外性都在,而且還是讓人感覺很享受。
至於手法部分。
我印象較深刻的算是第一個雙屍命案的密室之謎。
當然完成手法部分純屬江神個人的推測,不過看到謎底的時候,感覺根本就不單純只是手法的問題了!
我承認在讀到的瞬間,心理是有一點點驚訝啦!
(驚訝不是因為手法,而是再講下去會捏到的部分,為了大家閱讀時的趣味,還是打住吧!)
還有兇手完成最後一場殺人事件的不在場證明部分,應該是說江神抓到的線索我都有抓到,不,正確來說,是在那個瞬間,感覺作者這麼設計,應該是要告訴大家這是線索之一,卻還是看到「挑戰讀者」的時候愣住然後大笑了(愣住是因為還是不知道謎底,大笑則是因為給讀者的挑戰書啊!XD),嗯,總之,我只能說線索都很明顯,但能不能推理出來,就看大家看得夠不夠細了吧!
(實際上,還真的沒有太多複雜的手法,頂多只能說是障眼法,還不見得是兇手的本意。)
然後就是跟情節無關的另一則心得。
儘管作品名為《孤島之謎》,但不論是遠因(動機)、案件本身、劇情,甚至是章名,都可以看見「拼圖」的蹤影,害我看到一半就心癢得好想完拼圖了!(笑)
不曉得這算不算是一種額外的收穫?
心得大概就這樣了,原諒我還是很草率的寫完。
各位如果有興趣,不妨去找找,或許可以有比我上述更多的收穫也不一定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