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一上資訊概論課時,曾在助教要求下交了一份個人網頁的作業。
其中我設了一頁分區,標題忘了,但反正就是在講述推理小說(那時候還很沒常識的稱為偵探小說),其中我也就這(二)位自己相當喜愛(現在應該是最愛了)的作家兩個系列的作品進行比較。
當時用的句子忘了,大略就是「假如你喜歡探討人性,但喜歡輕鬆一點的劇情,請去閱讀艾勒里‧昆恩系列的作品,至於哲瑞‧雷恩,則是相當沉重,讓我在閱讀之後難過的不敢再讀。」
但當時我讀的艾勒里‧昆恩系列作品其實不夠多,以至於寫出那樣膚淺的話,現在的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
對於很多喜愛推理的前輩們,能夠在思索一陣之後就道出自己最喜愛的幾部作品,我是感到相當佩服的。
也許是我閱讀的壞習慣造成的,讓我總是沒辦法非常深入的暸解自己喜愛的作家,也可能是由於我太幼稚,沒辦法完全理解該作家的作品所欲傳達的一半以上吧!
所以,如同其他作家的作品,我同樣不敢說自己很了解昆恩先生們的作品,或者該說,當我越是閱讀就越是不了解了。
記得在昆恩先生們的非系列著作《玻璃村莊》後面有一段話(當時我是讀麥田版的,我不太確定移到臉譜後是否已經重新出版),詳細的句子我一樣忘了,但大致的意思,是那本作品在探討關於正義是否應該伸張,那是昆恩後期作品的風格。
雖然與這本書探討的部分不太相同,但這兩本作品我都很喜歡,雖然看完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倒是和哲瑞‧雷恩系列,那種用激烈方式傳達正義的舉動(雖然有點模糊了,但哲瑞‧雷恩老爺爺總給我一種很類似於馬修大叔,非常熱血的感覺(苦笑)),所造成瞬間的衝擊不太相同。
我沒辦法比較何者比較不舒服,這樣做其實也很無聊,只是,這讓我忽然有種,能夠回去重拾一直不敢看的兩個悲劇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種錯覺呢!
原諒我一開始就扯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去,講了一大串不知所云的前言。
只是,總覺得如果想帶出底下寫在心得裡的話,沒有這一長串是不夠的。
另外,我仍舊必需強調,以我的膚淺和不成熟,可能根本沒辦法體會昆恩先生們作品的深度,所以此篇心得,僅僅是要表述我對於這部作品的喜愛以及感想而已。
那麼,就正式開始吧!
首先是書名,由臉譜代理出版的艾勒里‧昆恩先生們的《臉對臉》(Face to Face)。
接下來是劇情簡介。
一位紅極一時的女歌手,在倒嗓之後被迫退休,某日她身中兩槍,陳屍於自宅書房中,死前在一張黃色便條紙上寫下了令人費解的「face」。
在警方多方調查下,死者的丈夫涉有重嫌,然而在法醫推斷的死亡時間,他卻有確實的不在場證明。
在各種證據之下,證實了死者丈夫那輝煌的婚姻及外遇記錄中,極可能有一名女子是協助他殺死妻子的,而警方卻苦尋不著那「戴著紫藍色面紗的女人」。
另外,關於死者所留下的「face」,也讓人毫無頭緒,就在艾勒里持續苦思不得其解時,聽見了一首提供他線索的歌曲......。
最後是心得。
其實這部作品我能講的不多。
不是說我心得很少,而是如果我不計較讓大家雷到的話,應該有一大長串的事情可以說,可惜我還是不想,因此也只能夠淺淺的,稍微點一下。
(雖然我依然擔心以下可能還是說太多了!)
總之,還是先從我最不想提的部份開始說吧!
比起那種「不知道正義是否該伸張」的問題,我倒覺得這部作品比較是「需不需要賭一睹」的問題。
當正義摻進了私情,一開始對於「兇手是殘忍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這種肯定,於是也變得薄弱以及不確定了。
由於在艾勒里掙扎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結果心情也跟他一起複雜。
唉!昆恩先生們,你們有必要這樣子整艾勒里嗎?(哭)
(更別提為了要接續結尾,而且覺得那時候因為熬夜看太趕,又回去複習前面揭發真相的過程,再被難過了一次的我的愚蠢舉動了!)
或許,應該就像最後一章說的的那樣,無論用什麼漂亮、好聽的理由試圖填補,被破壞的一切,都很難復原的。
但艾勒里的個性就是如此,可能也沒辦法放著不管吧!
(而且我總覺得放著不管的話,就會造成他自己另一種層面的心理負擔了!
那樣子我應該會覺得更心疼(攤手)。)
關於推理部份,這一本用的詭計,大概除了解「face」那個部分複雜了點,剩下的都算簡單吧!不過我還是覺得很精采。
還有,那應該算是敘述性詭計吧!(因為覺得無所謂所以我還是講了XD)其實就連聽到那首歌我還在納悶,沒辦法,艾勒里是天才嘛!(咦?)
至於我是怎麼推理出兇手的,呃,應該是說我一直覺得那個人很可疑,結果開始去反推找不在場證明,這種方法當然還是錯誤的啦,好孩子不要學喔!(爆)
閱讀這本書,除了在心疼艾勒里,我更心疼的好像是理查老爹(沒辦法,人家比較喜歡探長嘛!)。
明明就老是在辦案過程中被兒子氣個半死,而且艾勒里也老是一堆事情不告訴他,像這本裡面還是一樣,但是他看見兒子因為理解真相而那樣煎熬著,也變得相當焦急而心疼(我有點懷疑,艾勒里一直不肯告訴昆恩探長的主因,會不會就是擔心探長知道真相之後,因為擔心兒子而多管閒事起來),而且雖然不懂還是憑著直覺插手。
還有最後機場那一幕,雖然看見事情變成那樣讓我難過的要命,可是看見探長對艾勒里伸來那隻充滿父愛的手,卻讓我因為感動,而覺得心情稍為輕鬆了點。
果然是讓我最喜歡的父子檔呢!(咦?)
喔!另外,雖然結局不舒服,但前面還是有些讓人捧腹的段落。
沒辦法,艾勒里本來就很可愛(誤)。
呃,不是啦,昆恩先生們的作品本來就會有不少幽默嘛!
不過你們為什麼要讓艾勒里在最後說錯話啊!(嘆)
然後雖然戲份不多,但是那個提供艾勒里不少寶貴資訊,這一本突然冒出來的專欄作家,出現的段落也莫名的吸引我。
(但是他大概覺得認識艾勒里是他最大的不幸吧!
明明一向都是他向別人要資訊的結果卻被艾勒里這樣玩XD)
還有因為前言沒地方插,所以在這裡謝謝送我這本書當生日禮物的KID。
(那今年要不要再玩一次驚喜選書呢?(→喂喂!!))
嗯,然後最後是推薦。
雖然不知道要用哪點來做推薦比較適合(抬頭一看,發現這篇的內容還真是貧乏的根本不應該放上週記orz),呃,我只能說我真的很喜歡這本作品,所以也把它推薦給同樣喜愛推理以及準備認識昆恩先生們作品的魅力的各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